小鸿,你作业又忘带了?

陌生的视角——《华盛顿邮报》

#华盛顿邮报# #导演没有处理好何者为先的历史观,是“人先变”还是“观念先变”?所以在整部影片中做的囫囵吞枣,把一个关键动机给糊弄过去。#

我还是感觉太老套了。和《间谍之桥》的感受一样,四平八稳,到时候就用闹铃提醒你“是时候该感动一下了”。梅姨在最后决策面对亲情和事实的抉择,包括总统在故事中的参与都拍得很出色,但是前期政治气氛的渲染不足,让汉克斯和梅姨“为何”做出这样的决策的动机令人疑惑,这个关键的动机可不是一句“责任感”就可以打发掉的。



和题材相似的《聚焦》相比,这部电影就显得更怪了,按理说《聚焦》冷静克制,是非虚构写作的气质,但是剧情紧抓观众;《华盛顿邮报》有煽情,有营造出的戏剧感,但显得更有“旁观”感。这和导演频繁地使用推拉镜头和一系列老套的手法,以及对人物不耐烦的前史铺垫的一系列纰漏都有关。导演前期就没有让观众参与到故事之中去,后期的煽情和人物困境就立不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斯皮尔伯格已经不耐烦进行人物塑造了,全片汉克斯就像是一个放入故事尘网中的任何一个被抓来的普通人,可他毕竟是个主要角色啊,观众难道能以一位“普通圣人”的预期去期待男主角?

第一幕做的其实已经非常出色了,对越战过程的大背景,女主角家庭背景和公司背景在大时代中的接入...但对男主角塑造的支离破碎,让第三幕男女主角的共同决策的难度大打折扣。同样作为本片主角的“言论自由”概念就几乎没有被过多提及,这是最失败的地方。对于邮报工作者“言论自由概念”的转变本就该是华盛顿邮报上市之后从地方性小报纸变成国际性大报纸,男女主角从家事转向国事和外部环境矛盾集聚的三方矛盾冲突共同作用的高潮。

前半段对于越战根本不表态,既没有对华盛顿邮报上市前的“小”进行刻画,也没有对男女主角交际圈层中觥筹交错平衡感的为难进行描写,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一嘴是“丈夫留给我的公司”和“被总统邀请吃过饭”的几个特写镜头的廉价。



如果前面有一点因为平衡名人利益,朋友利益和邮报利益的一点刻画,哪怕就就是维持上流交际圈层的各位“面子”的权衡让女主角为难,和上层生活处处小心的举步维艰,后面做出的决定才能千钧一发,才有独当一面的风采。

大历史视角下的写实不意味着人物没有成长和情绪,历史是人物构成的,历史的转变和观念的转变是一个个血肉之躯的共同转变造成的,而不是把一个个普通人放到历史中,看他们自己的表现,事件之前和事件之后还是同一个人,那历史就不会前进。

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自然也不能是一个大多数人“普遍”,“随意”,“糊涂”的共同决定。如果人物不变,那么历史观念的方向就很难改变,历史观念方向的改变就更难反作用于人的改变。

导演没有处理好何者为先的历史观,是“人先变”还是“观念先变”?所以在整部影片中做的囫囵吞枣,把一个关键动机给糊弄过去。

一个弥天大谎的背后一定是千千万万愿意相信它存在的大众,也一定是众多就算谎言被揭穿也愿意继续自欺欺人掌握话语权的群体。只有一个允许自欺自弃的土壤之上,各种谎言才会滋生和发展。当我们对一个社会事件产生反思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丑恶的存在,而是对丑恶习以为常和自我安慰,并且集体沉默,冷漠和熟视无睹,成为一个小镇上人尽皆知但是从没有人揭露的皇帝的新衣。

也只有当每一位行尸走肉开始改变,开始愿意对真实的生活揭开的深渊,并勇敢地向下看下去,才能看到鲜嫩馅饼下已经全部腐烂的馅,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人都不再给这个烂饼继续糊上一层一层鲜艳的外皮,并再放到冰箱里。



评论
热度(5)

© Pi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