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鸿,你作业又忘带了?

让太阳飞一会儿——《一步之遥》

            

      《1984》中写道:所谓自由就是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可是《一步之遥》里说不出四最多只能到三,这剩下的一是审查的不自由,是普通电影离《一步之遥》的距离,是姜文离我们的距离,我们离我们的内心也就是一步之遥。

       姜文曾说:“好电影不能是葡萄汁,那得是酒。”像酒一样的电影会让我们过瘾,将我们内心的种种情感唤醒,然后通过电影表达出来。《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都是酒,而《让子弹飞》则是啤酒,《一步之遥》是感觉是酒中有些酸酸的涩葡萄味。感觉没有《太阳》这么过瘾,但是依然癫狂,依然浪漫。这,都是姜文式的。

                 

       姜文说:“所有电影都是一部电影。”在姜文的电影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男主角几乎都姓马,就像诺兰影片里的男主角都要死掉女性伴侣一样。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鬼子来了》里的马大三,《太阳照常升起》是个例外,《让子弹飞》里的马邦德,包括张麻(马)子,还有现在《一步之遥》里的马走日。我这里不妨做这样的解读:姜文试图用男主角的姓将这一部部电影都联系起来,然后告诉我们:其实所有的电影都是一部电影,所有的故事都是讲的一个事:外表喧嚣的面具下有着深深的叹息与无奈,但是我们依然能坚持到最后看到照常升起的太阳。

       无奈向自己向记忆向荷尔蒙屈服的马小军,向利益胆小懦弱屈服的马大三,向时代和现实屈服的唐老师和梁老师,向规则和礼数屈服的麻子,一步之遥中的马走日则好像是姜文所有电影里的合体。但终究,我们在所有故事的结尾都看到那种姜式情怀下的魔幻浪漫主义。骨子里的浪漫,骨子里的癫狂。姜文所有的作品结尾都是魔幻的,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梦一样,借着《阳光》里的一句话“我不断发誓要老老实实讲故事,可是说真话的愿望有多么强烈,受到的各种干扰就有多么大,我悲哀的发现根本就无法还原真实。”记忆总是被我的情感改头换面,并随之捉弄背叛,把我们搞得头脑混乱,真伪难辨。于是现在,现实是什么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经历了什么也没有那么重要,记忆就是那么不靠谱。《太阳》里的回忆,《阳光》里的回忆,《一步之遥》里的种种原因,都是虚幻的,所以也会有最后项飞田穿着婚纱,齐赛男拿着机关枪这些完全不合理的事情。于是姜式的魔幻在现在就起作用了,魔幻好像是一切事物的答案一样,孤独,寂寞,误解,无奈。一切无法排遣的东西,都能在魔幻中得到满足与升华,是记忆在捉弄我们,还是我们在编造记忆?在电影的最后,在记忆的最后,我们还能看见出生的太阳,还能听见疯妈的喊话。这一切,或许都不重要了。

              

       有人说:“在《太阳》里面的所有人物都是失控的。”在《一步之遥》中里面的人物也全是失控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有哪一天不是失控的呢?我们也只有在早上醒来的那一刻面对的是一个真实的自己,当我们下了床,面对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环境的时候,我们便开始伪装自己,这种伪装是无奈的,在表演理论里有句话叫“尽皆癫狂,尽皆过火”。我们只要开始伪装那就开始过火,这,就是失控。失控之后我们体验的就是在完颜死之后马走日的无奈与苦闷,在别人面前最失控,最过火的人,在内心世界中都是像马走日一样的,无法接受自己与完颜的曾经,也看不懂自己和武七的未来,我们可以灵活地像帮助项飞田开脱一样处理生活的小事,就像走日这样一个规则一样,按着生活,现实的规则,我们都安然地伪装自己,安然地活下去。可是当那个环境,那个人,那些事情,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便和马走日一样,无知,迷茫,怅惘。面对熟人开不了口,面对真相又说不出来。这个就是“失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自我?究竟在面对不同的人事的时候,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在这个失控的世界里,我们对别人的假情假意习以为常,我们也早已迷失了那个原来的自己。当马走日成为了杀人凶手,熟悉的一切身份环境都离他而去的时候,等待他的是一个寻找自己的路程,是一个重新认识世界的路程。

            

       可这一个世界是一个王天王的世界,人们接受这那些虚假的肤浅的现实。一切事情或许都不需要原因,都不需要解释,它在那里发生了,我就相信了,我们觉着它对,那这件事就是对的,我们觉着它应该有,那它就有。虚幻的世界已经让我们没有了判断能力,王天王演出上百场观众都在叫着好,他们在看什么呢?他们在看马走日杀完颜?还是在看王天王的表演?是在听王天王唱词?还是在看着那种虚假?我不知道。可是马走日看不下去,我知道他只是看不得虚假。

       马走日在电影中始终都是一个“局外人”,我们同样也是生活在“局外人”的世界中寻找认同感。为啥马走日不敢迎娶完颜?甚至连一句爱你都要说成爱”您“,局外人的苦闷又有谁能了解?在完颜面前各种不正经,可是种种不正经都不是真实的自己。完颜的大胆追求就好像是幻觉一样,我马走日依然是那个走在人来人往的城市中因为自己渺小而自卑的那个局外人。逃避,逃避是一个局外人解脱的方法,就像走日一样,走的越远越好,走的越快越好。大麻,死亡都是这些局外人的寄托。“完颜是他提不起的过去,武六是他看不清的将来。”一个局外人,面对别人的认同,当我们找到自己苦苦追寻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又能接受吗?或许感受到的是更深的无措。这就是姜文在电影中所说的局外人,面对生活的一切我们都是不敢,就像张麻子最后在铁道的分别一样,我们终究和那些爱情,和那些事不是一路人。

           

       结局依然是浪漫的,在整个戏谑的故事结尾,姜文依然给我们看到了希望。在历史的风车下,我终于找寻到了自己,子弹只是划过耳边的风,眼里是无尽的草原。

       每每姜文结尾的处理都是最让我动容的,疯妈的呼唤,牧之的凝视,还有马走日的死,我们看姜文电影的时候总是在最绝望的时候看到永远的希望。看《一步之遥》的时候结尾让我泣不成声,它好像让我触碰到内心,当电影一步一步将我们的内心展现出来的时候,那种最原始的感动便会喷涌而出。

       让太阳飞一会,在历史的风车下,我们在草原上望着灿烂的太阳,此时,我们离着自己的内心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PS:对姜文《一步之遥》里的一些其他想法:

       整部电影总感觉是:姜文在教你如何看电影:电影中有着四部小电影:《花国大选》《项飞田枪毙马走日》《王天王版枪毙马走日》《马走日枪毙马走日》,从《花国大选》开始这就好像姜文的《阳光》,是一个荷尔蒙的东西,《马走日枪毙马走日》就像是《鬼子来了》说的是软弱性的东西,《项飞田枪毙马走日》说的是《让子弹飞》,大家看到的是那种快感,想什么就来什么,而《王天王》的版本就是普通一般的电影,最低级,最吸引观众。整个历程就是在说自己拍电影的整个历程,自己对电影的理解。

       在看的过程中,还是会有分神的时候,节奏感觉还是处理得不好,没有《太阳》看下来的那么强烈的观影快感。《一步之遥》打动你的点是分散的,但是这样气质的电影是我所喜欢的,姜文已经证明了自己说故事的能力,现在他已经不满足于说一个故事,现在姜文的电影多是多种感受的合辑。也许在初次观影中你会有不适,就像一首歌对我来说,我最喜欢的那些歌都是第一遍听不下去,或是感觉一般般,但是偶然一次再听的时候就感觉是那么有味道,有感觉。电影也是一样的,姜文的电影就是像酒一样,要多去品味,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有感觉。说《一步》不好的人的都是被大片带坏的观众,已经习惯于线性的叙事,习惯于不带着大脑看电影,其实在看《太阳》《一步》的时候是很累的,有时候没有得到答案还没想明白的时候下一个问题就来了。未来的电影也会向着这种意识流的方向去发展,人们会越来越不满足单个的故事,更多的是找寻情感,所以五年后我们能记得《阳光》,十年二十年后能记得《鬼子》《让子弹飞》,五十年后我们还能记得《太阳》和《一步》。一种是走肾的,说的就是一个荷尔蒙的东西,单个的故事,而姜文的意识流是走心的。故事会在反复观看的时候失去乐趣而感受却会不断地加深。

      《一步之遥》要是不是这么大的制作可能会更出色,就做艺术院线的电影,像《阳光》一样的制作就很好。姜文现在这么姜文风格的电影还不是主流电影,还是适合独立制片的艺术院线。原先是期待《一步》是像子弹一样的作品,现在看来是在《子弹》和《太阳》之间的作品,故事夹带太多私货,依然有对《太阳》的解释。

       关于理解:本身生活我们就很难理解,我们也不懂什么是生活,我们也没想去懂什么是生活,所以一部电影不论是《太阳》还是《一步》说理解都是不恰当的,甚至懂不懂都是不恰当的,每个人就是懂,层次也是不同的。每个人都能在同一部电影里看到不同的东西,在同一部电影里找到真实,电影能照见我们的内心,唤醒我们最真切的感动,我想这就是电影的意义。

              

                                                                                                                          2014.12.22

评论(9)
热度(5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Pi | Powered by LOFTER